欢迎光临本网站

合同经济纠纷

上海市侦探调查;离婚、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、债务承担

在婚姻家庭法律事务中,离婚、子女抚养、财产分割及债务分担是核心争议焦点。以下结合《民法典》及司法解释,从实务角度梳理法律要点:


一、离婚的法定条件与程序


(一)协议离婚的核心要求


自愿性与书面协议:需双方共同签署书面离婚协议,明确子女抚养、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。


冷静期制度:自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 30 日内,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;期满后 30 日内双方需共同申领离婚证,否则视为撤回。


例外情形:存在家庭暴力、虐待等法定情形时,可通过诉讼离婚直接解除婚姻关系,不受冷静期限制。


(二)诉讼离婚的裁判标准


感情破裂的认定:包括重婚、与他人同居、家暴、虐待遗弃家庭成员、赌博吸毒恶习、分居满二年等情形。


二次起诉规则:首次判决不准离婚后,双方分居满一年再次起诉的,法院应当准予离婚。


(三)特殊群体的离婚限制


军人婚姻:非军人一方要求离婚需征得军人同意,但军人存在重婚、家暴、赌博等重大过错的除外。


女方权益保护:女方怀孕期间、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,男方不得提出离婚(女方提出或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的除外)。


二、子女抚养的裁判规则


(一)抚养权归属原则


年龄分段处理:


不满 2 周岁: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。


2 周岁以上: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判决,需综合考虑父母经济能力、教育背景、生活环境等因素。


8 周岁以上:尊重子女真实意愿。


祖父母 / 外祖父母的抚养资格: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时,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 / 外祖父母可主张抚养权。


(二)抚养费的计算与调整


数额标准:一般为未抚养方月收入的 20%-30%,需结合子女实际需要、当地生活水平及父母负担能力综合确定。


动态调整机制:若出现物价上涨、子女教育医疗费用增加等情形,可通过协议或诉讼请求增加抚养费。


(三)探望权的保障与限制


权利主体与行使方式:非直接抚养方享有探望权,具体时间、方式由双方协议,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。


中止与恢复:若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(如教唆吸毒、灌输仇恨等),法院可中止探望;中止事由消失后,应恢复探望权。


三、财产分割的法律框架


(一)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


法定共同财产:包括工资、生产经营收益、知识产权收益、继承或受赠财产(明确仅归一方的除外)等。


个人财产范围:婚前财产、人身损害赔偿、遗嘱 / 赠与合同确定仅归一方的财产等。


(二)特殊财产类型的分割方法


房产分割:


婚前购房婚后还贷:产权归登记方,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由登记方补偿,计算公式为:补偿款 = 共同还贷本息 ÷(购房总价款 + 全部利息)× 离婚时房产现值 ×50%。


父母出资购房:婚前一方父母全额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的,视为个人财产;婚后双方父母出资的,按出资比例分割。


股权分割:


有限责任公司股权:双方协商一致可转让给非股东配偶,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放弃优先购买权的,配偶可成为股东;否则,由持股方按市价补偿。


恶意转移股权:若证明转让方与受让方恶意串通,可主张转让行为无效并少分或不分财产。


知识产权收益:婚姻存续期间的实际收益或明确可取得的财产性收益属于共同财产,离婚时按比例分割。


(三)财产分割的特殊规则


照顾无过错方:一方存在重婚、家暴等重大过错时,法院可判决其少分或不分财产。


挥霍共同财产的后果:若一方通过网络打赏、恶意转移等方式挥霍财产,另一方有权请求在婚内分割或离婚时少分。


四、债务分担的认定标准


(一)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


共债共签原则:双方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债务,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,属于共同债务。


超出家庭日常生活的债务:债权人需举证证明债务用于共同生活、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,否则推定为个人债务。


(二)共同生产经营的司法认定


典型情形:夫妻共同担任公司高管、共同投资经营企业、共同决定生产经营事项等。


举证责任分配:债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与共同生产经营相关,如公司财务记录、股东会决议等。


(三)债务分割的执行路径


共同债务的清偿:先用共同财产偿还,不足部分由双方协议清偿;协议不成的,由法院判决。


个人债务的追偿:一方个人债务由其自行承担,债权人不得执行另一方个人财产。


五、离婚损害赔偿与特殊救济


(一)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


法定过错情形:包括重婚、与他人同居、家暴、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及其他重大过错(如恶意转移财产、犯罪行为)。


赔偿范围:


物质损害:包括医疗费、财产损失等实际支出。


精神损害:根据过错程度、损害后果、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,通常为 1 万至 20 万元。


(二)婚内财产分割的特殊情形


紧急救济措施:一方存在隐藏、转移财产或拒不支付重大医疗费用等行为时,另一方有权请求婚内分割共同财产。


举证责任:主张分割方需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损害共同财产的行为。


六、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


(一)管辖规则


协议离婚:双方可选择一方经常居所地或国籍国法律;无共同居所或国籍的,适用办理离婚手续机构所在地法律。


诉讼离婚:中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,适用法院地法律(即中国法),不动产分割可能涉及所在地法优先原则。


(二)财产分割的特殊考量


跨境资产处理:涉及境外不动产、股权等,需结合国际私法规则及当地法律执行。


证据认证:境外形成的证据需经公证、认证程序方可作为定案依据。
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经理

手机:13166113007

电话:13166113007

邮箱:13166113007@qq.com

地址: 上海